• 首页
  • 诗词年代
    • 诗经
    • 楚辞
    • 乐府
    • 古风
    • 唐诗
    • 宋词
    • 宋诗
    • 元曲
    • 作者
  • 古籍
  • 近/反义词
  • 造句
  • 百科
首页 > 古籍 > 66、第四篇 曹溪-八戒说禅

66、第四篇 曹溪


  

  一

  大师往曹溪山,韶、广二州行化,四十余年。若论门人,僧之与俗,三五千人说不尽。若论宗旨,传授《坛经》,以此为依约;若不得《坛经》,即无禀受。须知法处、年月日、姓名,递相付嘱。无《坛经》禀承,非南宗弟子也。未得禀承者,虽说顿教法,未知根本,终不免诤。但得法者,只劝修行。诤是胜负之心,与道违背。

  世人尽传南宗能,北宗秀,未知根本事由。且秀禅师于南荆府当阳县玉泉寺,住持修行;慧能大师于韶州城东三十五里曹溪山住。法即一宗,人有南北,因此便立南北。何以渐顿?法即一种,见有迟疾,见迟即渐,见疾即顿。法无渐顿,人有利钝,故名渐顿。

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

可能你会感兴趣

清·祝介
清·包三述
宋·薛居正
宋·林洪
宋·祖琇
(宋)司马光 主编
宋·张敦頥
宋·傅嵩卿
元·程端礼
(西汉)刘向;(清)郝懿行撰
(宋)洪皓
清·江日升
清·蘧园
(北宋)蔡襄
(明)杨士奇
清·黄元吉
凤美古诗文网
Copyright @凤美古诗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