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首页
  • 诗词年代
    • 诗经
    • 楚辞
    • 乐府
    • 古风
    • 唐诗
    • 宋词
    • 宋诗
    • 元曲
    • 作者
  • 古籍
  • 近/反义词
  • 造句
  • 百科
首页 > 古籍 > 气厥论篇第三十七-素问

气厥论篇第三十七


黄帝问曰:五藏六府,寒热相移者何?

岐伯曰:肾移寒于肝,痈肿少气。脾移寒于肝,痈肿筋挛。肝移寒于心,狂隔中。心移寒于肺,肺消,肺消者饮一溲二,死不治。肺移寒于肾,为涌水,涌水者,按腹不坚,水气客于大肠,疾行则鸣濯濯如囊裹浆,水之病也。脾移热于肝,则为惊衄。肝移热于心,则死。心移热于肺,传为鬲消。肺移热于肾,传为柔(疒至)。肾移热于脾,传为虚,肠澼,死,不可治。胞移热于膀胱,则癃溺血。膀胱移热于小肠,鬲肠不便,上为口糜。小肠移热于大肠,为(虍必)瘕,为沉。大肠移热于胃,善食而瘦入,谓之食亦。胃移热于胆,亦曰食亦。胆移热于脑,则辛頞鼻渊,鼻渊者,浊涕下不止也,传为衄蔑瞑目,故得之气厥也。

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

可能你会感兴趣

唐·法照
清·冯桂芬
清·黄凯钧
宋·江少虞
明·徐庸
清·沈金鰲
王夫之
(宋)王禹偁
(汉)司马迁
宋·汪洙
(明) 孙允中
春秋·李耳
明·周怡
(清)乐钧
战国·庄周
(清)赵翼
凤美古诗文网
Copyright @凤美古诗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