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首页
  • 诗词年代
    • 诗经
    • 楚辞
    • 乐府
    • 古风
    • 唐诗
    • 宋词
    • 宋诗
    • 元曲
    • 作者
  • 古籍
  • 近/反义词
  • 造句
  • 百科
首页 > 古籍 > 阴阳清浊第四十-灵枢

阴阳清浊第四十


黄帝曰:余闻十二经脉,以应十二经水者,其五色各异,清浊不同,人之血气若一,应之奈何?唯伯曰:人之血气,苟能若一,则天下为一矣,恶有乱者乎?黄帝曰:余间一人,非问天下之众。岐伯日:夫一人者,亦有乱气,天下之众,亦有乱人,其合为一耳。黄帝日:愿闻人气之清浊。岐伯曰:受谷者浊,受气者清。清者注阴,浊者注阳。浊而清者,上出于咽;清而法者,则下行。清浊相干,命日乱气。黄帝曰:夫阴清而阳浊,浊者有清,清者有浊,清浊别之奈何?岐伯曰:气之大别,清者上注于肺,浊者下走于胃。胃之清气,上出于口;肺之浊气,下注于经,内积于海。黄帝曰:诸阳皆浊,何阳浊①甚乎?妨伯曰:手太阳独受阳之浊,手太阴独受阴之清,其清者上走空窍,其浊者下行话经。诸阴皆清,足太阳独受其浊。黄帝曰:治之奈何?妨伯曰:清者其气溶,浊者其气涩,此气之常也。故刺阴者,深而留之;刺阳者,钱而疾之;清浊相干②者,以数调之也。

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

可能你会感兴趣

清·周声炣
(意)马可·波罗
清·郑祖庚
吴克岐
清·薛阳桂
唐·张为
元稹
唐·司空图
颐琰
南北朝·刘昼
李修行
元·张光祖
太公金匱
宋·杜大珪
宋·严羽
(唐)李浚等撰
凤美古诗文网
Copyright @凤美古诗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