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首页
  • 诗词年代
    • 诗经
    • 楚辞
    • 乐府
    • 古风
    • 唐诗
    • 宋词
    • 宋诗
    • 元曲
    • 作者
  • 古籍
  • 近/反义词
  • 造句
  • 百科
首页 > 古籍 > 五阅五使第三十七-灵枢

五阅五使第三十七


黄帝问于岐伯曰:余闻刺有五官五阅,以观五气。五气者,五藏之使也,五时之副也。愿闻其五使当安出?岐伯曰:五官者,五藏之阅也。黄帝曰:愿闻其所出,令157可为常。岐伯曰:脉出于气口,色见于明堂,五色更出,以应五时,各如其常,经气入藏,必当治里。。帝曰:善。五色独决于明堂乎?吹伯曰:五官已辨,阎庭必张,乃立明堂。明堂广大,著蔽见外,方壁高基。引垂居外,五色乃治,平搏广大,寿中百岁。见此者,刺之必已,如是之人者,血气有余,肌肉坚致,故可苦以外。黄帝曰:愿闻五官。岐伯曰:鼻者,肺之官也;目者,肝之官也;口唇者,脾之官也;舌者,心之官也;耳者,肾之富也。黄帝曰:以官何候?岐伯曰:以候五藏。政肺病者,喘息星张①;肝病者,毗青;脾病者,唇黄;心病者,舌卷短,颧赤;肾病者,颧与颜黑。黄帝曰:五脉安出,五色安见,其常色殆者如何?妨伯曰:五官不辨顺庭不张,小其明堂,善蔽不见,又神其墙,墙下无基,垂角去外,如是者,虽平常殆,况加疾哉。黄帝曰:五色之见于明堂,以观五藏之气,左右高下,各有形乎?岐伯曰:府藏之在中也,各以次舍,左右上下,各如其度也。

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

可能你会感兴趣

清·夏敬观
宋·尤袤
三国·王肃
元·念常
(漢)司馬遷 著
朱长文
五代·荆浩
明·万寿祺
高齐·那连提耶舍
(清)乐钧
李公佐
魏晋·向秀
(唐)徐寅
(南朝宋)郭季产撰
清·钱涛
宋·李耆卿
凤美古诗文网
Copyright @凤美古诗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