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首页
  • 诗词年代
    • 诗经
    • 楚辞
    • 乐府
    • 古风
    • 唐诗
    • 宋词
    • 宋诗
    • 元曲
    • 作者
  • 古籍
  • 近/反义词
  • 造句
  • 百科
首页 > 古籍 > 五乱第三十四-灵枢

五乱第三十四


黄帝曰:经脉十二者,别为五行,分为四时,何失而乱?何得而治?岐伯曰:五155行有序,四时有分,相顺则治,相逆则乱。黄帝曰:何谓相顺?岐伯曰:经脉十二者,以应十二月。十二月者,分为四时。四时者,春秋冬夏,其气各异,营卫相随,阴阳已和,清浊不相干,如是则顺之而治。黄帝曰:何谓逆而科岐伯曰:清气在阴,浊气在阳,营气顺脉,卫气逆行,清浊相干,乱于胸中,是谓大优。故气乱于心,则烦心密嘿,俯首静伏;乱于肺,则俯仰喘喝,接手以呼;乱于肠胃,则为霍乱;乱手臂胜,则为四厥;乱于头,则为厥逆,头重眩仆。黄帝曰:五乱者,刺之有道乎?岐伯曰:有道以来,有道以去,审知其道,是调身宝。黄帝曰:善。愿闻其道。岐伯曰:气在于心者,取之手少朋、心主之输。气在于肺者,取之手大阴荣、足少阴输。气在于肠胃者,取之足太阴、阳明;不下者,取之三里。气在于头者,取之天柱、大杯;不知,取足太阳菜输。气在手臂足,取之先去血脉,后取其阳明、少阳之荣输。黄帝曰:补泻奈何?岐伯曰:徐人徐出,谓之导气,补泻无形,谓之同精,是非有余不足也,乱气之相逆也。黄帝曰:允乎能道,明乎哉论,请著之五版,命日治乱也。

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

可能你会感兴趣

明·乔应甲
(東漢)辛氏
清·恵栋
周·公孙龙
(清)陈康祺
唐·李瀚
清·李元春
宋·刘羲仲
明·许三阶
唐·魏征等
清·陈笏庵
(宋)张预
郑廷玉
清·王符曾
张鸣
清·戴东原
凤美古诗文网
Copyright @凤美古诗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