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Toggle navigation
首页
诗词年代
诗经
楚辞
乐府
古风
唐诗
宋词
宋诗
元曲
作者
古籍
近/反义词
造句
百科
首页
>
古籍
> 本气-褚氏遗书
本气
天地之气,周于一年,人身之气,周于一日。人身阳气以子中自左足而上,循左股、左手指、左肩、左脑、横过右脑、右肩、右臂手指、胁、足,则又子中矣;阴气以午中自右手心通右臂、右肩、横过左肩、左臂、左胁、左足外肾、右足、右胁,则又午中矣。阳气所历,充满周流,阴气上不过脑,下遗指趾,二气之行,昼夜不息,中外必偏,一为痰积壅塞,则痰疾生焉,疾证医候,统纪浩繁,详其本源。痰积虚耳,或痰聚上,或积恶中,遏气之流,艰于流转,则上气逆上,下气郁下,脏腑失常,形骸受害。暨乎!气本衰弱,运转难迟,或有不周,血亦偏滞,风湿寒暑乘间袭之,所生痰疾,与痰积同。凡人之生,热而汗,产而易,二便顺利,则气之通也。阳虚不能运阴气,无阴气以清其阳,则易独治,而为热;阴虚不能运阳气,无阳气以和其阴,则阴独治,而为厥。脾以养气,肺以通气,肾以泄气,心以役气,凡脏有五,肝独不与,在时为春,在常为仁,不养不通,不泄不役,而气常生,心虚则气入而为荡,肺虚则气入而为喘,肝虚则气入而目昏,肾虚则气入而腰疼。四虚气人,脾独不与,受食不化,气将日微,安能有余以入其虚,乌乎?兹谓气之名理与。
上一章
回目录
下一章
可能你会感兴趣
清·李之鼎
元·徐元瑞
(宋)王贵学
清·薛绍元
宋·高似孙
宋·洪芻
班固
清·陆西星
(明)康万民撰
清·蔡嵩云
宋·吴聿
屈原
(明)徐宏祖
(明)陆树声
宋·吴仁杰
清·王锡鑫